“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復合肥因其養分全面、肥效穩定、持效期長、施用方便等諸多優點而倍受農民朋友的喜愛,應用非常廣泛,對作物增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復合肥再好,但是一定要用好,不然也會適得其反。正確使用復合肥,一定要了解復合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復合肥吧。
什么是復合肥呢?它的定義是:由化學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營養元素氮、磷、鉀中任何兩種或三種的化肥。也就是說,復合肥至少含有氮、磷、鉀中兩種養分。含有兩種營養元素的復合肥叫二元復合肥,含有三種營養元素的叫三元復合肥。
比如我們常用的磷酸二銨,就是只含有氮和磷兩種營養元素的二元復合肥。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現在市場上一些假冒偽劣的復合肥不少,有些從包裝上就能直接看出來,很多“問題”復合肥中的鉀,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鉀,而是用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冒充鉀,坑農害農。
真正的復合肥,營養成分中的氮、磷、鉀,只能是氮(N)、磷(P2O5)、鉀(K2O),包裝上也應該標識成這樣,像一些肥料包裝上鉀的標識為KnM、KoM什么的,都有假冒偽劣嫌疑,盡量不要購買。
而一些不法商家之所以常常在鉀這種養分上做手腳,就是因為在復合肥中,鉀原料比較值錢,這些黑心廠商要么故意減少鉀的含量,甚至用一些不知名的東西來代替鉀,從而達到偷工減料、攫取暴利的目的。
復合肥的生產工藝有所不同,常見的造粒工藝有:轉鼓造粒、圓盤造粒、噴漿造粒、高塔造粒等。這和農民用肥關系不大,就不再詳細說了。
復合肥的生產原料主要有哪些呢?一般氮原料有尿素、氯化銨、硫酸銨等,相當一部分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基本上都用少量的尿素和大量的氯化銨。磷原料的來源主要是磷酸一銨或磷酸二銨;而鉀原料的來源通常為氯h鉀和硫酸鉀。
因為原料的不同,也就決定了復合肥產品的性質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復合肥,鉀原料用的是硫酸鉀,就是硫酸鉀型復合肥,或將氯h鉀中的氯離子脫去,產品中氯離子的含量不超過3%,也稱硫基復合肥;有的復合肥,鉀原料用的是氯h鉀或氮原料用的氯化銨,產品中的氯離子含量大于3%,就稱為氯基復合肥。另外還有硝硫基復合肥、尿基復合肥等。
這里要強調一點,硫酸鉀是鉀肥,硫酸鉀型復合肥才是復合肥,不要混淆。因為有些廠家故意模糊概念,蒙騙農民。
從作物需肥的角度來說,作物不一樣,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也不一樣,如有的作物喜氯,像水稻、棉花、紅麻、菠菜、甜菜、高粱、谷子等,施用氯基復合肥效果更好一些。還有作物對氯比較敏感,又稱忌氯作物,如馬鈴薯、西瓜、柑橘、茶葉、辣椒、莧菜、葡萄、萵筍、白菜、甘薯、烤煙、草莓、蘋果等,這些作物施用氯基復合肥,就有可能造成減產甚至發生肥害。還有些作物對氯的反應不太明顯,如小麥、油菜、玉米、大豆、蠶豆、豌豆、甘蔗、花生、番茄、黃瓜、蘿卜等,這些作物用氯基、硫基復合肥都可以,只要嚴格按量施用,一般不會對作物造成不利影響。
因為復合肥起效較慢、持效期較長(肥效期長達3個月,一般施用后10天見效),因此,復合肥適于作基肥(底肥),不宜用于追肥, 苗作物期追肥和中后期補肥,盡量避免使用復合肥。而應該使用氮肥,如尿素或碳酸氫銨等。
另外,含硝酸根的復合肥,不要在葉菜類和水田里使用;含銨離子的復合肥,不宜在鹽堿地上施用;含氯h鉀或氯離子的復合肥,不要在氯敏感作物或鹽堿地上使用;含硫酸鉀的復合肥,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因為如果施用不當,會降低肥效,容易發生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