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作為氮肥是農業生產中使用最廣泛,用量最大的,因為其擁有極高的含氮量且速溶性強、作物吸收快、為生理中性肥料等優勢而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尿素是好肥料這點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很多的農民朋友使用不得當,造成尿素在農業生產中不但利用率低,甚至有時還對作物造成傷害。
尿素化學名稱為碳酰胺,由于這種成分是尿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就稱為尿素,含氮量≥46.3%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是工業生產中二氧化碳和氨氣在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合成的一種小分子有機物。
由于尿素具備易保存,使用方便,含氮量高,價格便宜,對土壤的破壞作用小等特點,所以在農業生產上使用十分廣泛。但是在尿素生產過程中,如果遇到長時間的高溫,就容易生成毒害農作物的物質。
因為知道尿素易溶于水,所以很多農民朋友在追肥時為圖方便,常常利用降雨時進行撒施。這樣追肥確實省事,但是尿素的利用率也會降低不少。如果雨大,極易溶解于水的尿素就會造成葉片上能夠吸收的尿素變少,如果降雨量小,尿素不能完全溶解,葉片上大量的尿素顆粒,就會造成燒葉。由于土壤中含水量太低,碳酰胺很快分解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揮發掉;如果降雨量過大,溶于水的尿素又會隨水大量流走,能夠進入土壤中的很少,據試驗,尿素通過深施覆土的利用率才只有30~35%,通過撒施的利用率10%都不到。因此尿素在追肥時絕對不能撒施。